
“职业吸烟人”杰哥
为了把握内在质量,从高档到低档,再到单体烟叶原料,他都要细细地品味,每天要品吸若干支卷烟。
为了把握内在质量,从高档到低档,再到单体烟叶原料,他都要细细地品味,每天要品吸若干支卷烟。
3月1日,笔者来到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监王超的办公室,推门而入,烟草味扑面而来。
见笔者到来,王超站了起来,手里夹着几支烟。
“我是一个‘职业吸烟人’,每天要吸若干支烟。”王超笑着说,“但我们抽烟和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抽烟是为了享受,我们是为了检验产品的品质,得非常用心去品。”
顺着王超的视线,笔者看到他的办公桌上分门别类地放着许多散支卷烟。
“在这里吸烟是工作,而且是很重要的工作。迄今为止,即使是最发达的国家,他们的卷烟生产程序里也有这道靠人工吸食品味以判断产品品质的工序,没有什么设备可以替代。”
“我们品吸卷烟重点是做减害降焦工作。按照国家新的技术标准,减害降焦是任何卷烟新产品研发的首要目标。”王超说,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作为卷烟工业企业的一项重大责任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使产品减害降焦,最大限度地维护消费者的健康利益。
红云红河集团技术中心本部有90人左右,减害降焦是技术中心的首要任务。“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这项工作了。吸烟与健康,对消费者来说是相对简单的问题,无非就是放弃或者保持。但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课题。在无法完全消除其危害的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现有的科研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减害降焦。”王超说,集团每年都在减害降焦课题研究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王超说,品吸卷烟有很强的技巧性,需要丰富的经验。烟气特性、饱满度、甜感以及对口、鼻、喉的刺激等等这些主观感受,不通过人工吸食检验,没法检测。对产品内在质量把关,感官品吸是不可替代的方式。“这种产品太特殊了,其他技术检测手段无法胜任。”
作为卷烟产品叶组配方维护的一线负责人,在线产品的叶组配方中每一个烟叶的替换都要经过王超和他同事的多次评吸。只有在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生产环节。
随着企业产品产销量增加,每月所有牌号的烟叶替换多达200次,从高档到低档,再到单体烟叶原料,王超都要细细品味、认真思索。同时,每一批烟的理化指标、烟气指标的检测也是他关注的重点,任何一项指标的波动都会牵动他的神经,一有问题,他立即组织人员查找原因,迅速改进。
王超的辛勤工作得到了认可,他的成绩可以用“获奖等身”来形容。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作为主要科技人员完成的20多项烟草科技项目中,有16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获得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3月1日,笔者来到红云红河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副总监王超的办公室,推门而入,烟草味扑面而来。
见笔者到来,王超站了起来,手里夹着几支烟。
“我是一个‘职业吸烟人’,每天要吸若干支烟。”王超笑着说,“但我们抽烟和一般人不一样。一般人抽烟是为了享受,我们是为了检验产品的品质,得非常用心去品。”
顺着王超的视线,笔者看到他的办公桌上分门别类地放着许多散支卷烟。
“在这里吸烟是工作,而且是很重要的工作。迄今为止,即使是最发达的国家,他们的卷烟生产程序里也有这道靠人工吸食品味以判断产品品质的工序,没有什么设备可以替代。”
“我们品吸卷烟重点是做减害降焦工作。按照国家新的技术标准,减害降焦是任何卷烟新产品研发的首要目标。”王超说,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作为卷烟工业企业的一项重大责任就是要最大限度地使产品减害降焦,最大限度地维护消费者的健康利益。
红云红河集团技术中心本部有90人左右,减害降焦是技术中心的首要任务。“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这项工作了。吸烟与健康,对消费者来说是相对简单的问题,无非就是放弃或者保持。但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课题。在无法完全消除其危害的情况下,我们能做的就是利用现有的科研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减害降焦。”王超说,集团每年都在减害降焦课题研究方面投入大量资金。
王超说,品吸卷烟有很强的技巧性,需要丰富的经验。烟气特性、饱满度、甜感以及对口、鼻、喉的刺激等等这些主观感受,不通过人工吸食检验,没法检测。对产品内在质量把关,感官品吸是不可替代的方式。“这种产品太特殊了,其他技术检测手段无法胜任。”
作为卷烟产品叶组配方维护的一线负责人,在线产品的叶组配方中每一个烟叶的替换都要经过王超和他同事的多次评吸。只有在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的前提下,才能进入生产环节。
随着企业产品产销量增加,每月所有牌号的烟叶替换多达200次,从高档到低档,再到单体烟叶原料,王超都要细细品味、认真思索。同时,每一批烟的理化指标、烟气指标的检测也是他关注的重点,任何一项指标的波动都会牵动他的神经,一有问题,他立即组织人员查找原因,迅速改进。
王超的辛勤工作得到了认可,他的成绩可以用“获奖等身”来形容。自1989年参加工作以来,他作为主要科技人员完成的20多项烟草科技项目中,有16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其中,获得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获得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